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台灣TS標章/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透過我們的服務,協助客戶滿足各國安規的需求,進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及競爭力,將產品行銷至國際。

博翔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大經濟體系的安全認證規範已擁有了十餘年的經驗與經歷,瞭解著安全技術與設計在認證過程的困難點

藉此Protect & Safe 秉著提供更方便更完善的認證與產品給您,

並提供CE認證、TS認證、MD認證、LVD認證、EMC認證、UL認證、NRTL認證、SEMI認證、CB認證、PSE認證、CCC認證、ASME認證、CNS認證、NFPA認證、510K認證等服務,邀請您一起邁向世界的安全技術頂端

博翔團隊核心成員出身法人中心,相較國內其他安全檢測驗證同業,博翔的強項在於成員經驗豐富,輔導過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及能為客戶提供從產品查驗、測試、驗貨與取得國外安全認證的一條龍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甚至該公司已自行開發出安全護罩、安全模組多項安全元件,期能協助客戶在兼顧「品質、安全、交期與成本」等考量下,提升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並且擁有最完善的設備整改服務,以符合國際標準,保證出口!

可採用標準: 2006/42/EC, EN ISO 10218-1, EN ISO 10218-2, EN ISO 11161-1, EN ISO 12100, EN ISO 13849-1, EN 12622, EN 60204-1, EN ISO 13857, EN ISO 13855, EN ISO 13851,SEMI S2, SEMI S10, SEMI S8, SEMI S22, SEMI S14, SEMI S17, SEMI S28, SEMI S26等

請立即點擊上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FRTGE1515VRFEVE15EVEF

 

內容簡介

獨派言論界大會師,論辯台灣獨立的共識與歧異,探討建國之路的理論與實踐

  馬政府上台後,台灣加速靠攏中國,加上獨派陣營內部存在不少歧見,無法形成有效的抗衡力量,母親台灣正瀕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有感於此,台灣教授協會乃邀集代表性學者,召開這場「台灣國家定位論壇」。與會學者均是一時之選,並幾乎涵蓋了台獨言論界的所有光譜,從主張「台灣已經獨立」,到堅持「台灣尚未獨立」……

  在這場近年來水準最高的獨派大會中,分別由薛化元教授、陳儀深教授、蔡丁貴教授主持「台灣地位歸屬」、「台灣現狀」與「台灣如何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正常國家」等三大議題,諸位學者一方面提出精心準備的論述,一方面也進行相互詰問的即席對談,言詞交鋒精采,隨處可見重要的觀點與洞見。

  在危急的時刻,這群台灣意識強烈的知識份子有志一同地聚首懇談,不僅進一步澄清了獨立理論的共識與歧異,也對如何建立魂牽夢縈的台灣國有了更深的體悟。本書收錄了這場精彩對談的完整紀實,以及當天發表的十篇書面報告。此刻的出版問世,除了用來紀念這場重要會議,戮力讓這份重要文獻永久流傳外,也讓具有台灣心的讀者能一窺當前台獨理論的多樣面貌,並自行判斷:你究竟是屬於哪一派的台獨份子?

作者簡介

王雲程先生

  獨立研究者,東吳大學政治系,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著有:《佔領與流亡---台灣主權地位之兩面性》、《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上、下)。部落格:雲程的雙魚鏡()

李鴻禧名譽教授

  台灣嘉義市人,生於一九三七年。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法政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師事蘆部信喜教授專攻憲法與人權。一九七○年代初年,回台大法律系所教授憲法約三十年,著作繁多。現為台大名譽教授。

沈建德博士

  1947年出生於屏東市,1970年中興大學會計統計系畢業。留美企管碩士(1981)、博士(1989),受業於策略管理鼻祖安索夫(H. Igor Ansoff)。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兼任副教授。目前專職自費研究台灣血統及台灣主權,出書大小10本,大掛圖4幅。現為台灣國臨時政府總召集人。

林成蔚主任

  學歷:美國加州西世界學院學士、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經歷:日本北海道大學講師、台北駐日文化經濟代表處代表室主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姚嘉文教授

  主要經歷 :
  台灣國家聯盟總召集人(2008.5~)
  考試院院長(2002.9.1.~2008.8.31)
  總統府資政(2000.5.20.~2002.8.31)
  國立清華大學兼任副教授 (1997.8.~)
  國立海洋大學兼任副教授 (2002.9.~)
  私立輔仁大學兼任副教授 (2003.2.~)

許世楷博士

  1934年出生於彰化市。57年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61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碩士,68年東京大學法學博士。87-91年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總本部主席。95年津田塾大學名譽教授。2004-8年駐日本代表。

許慶雄教授

  1948年生於台灣高雄市,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學院政治系,赴日本近畿大學專攻憲法、國際法,取得法學博士學位。1986年回台灣任教淡江大學國際學院日本研究所擔任副教授兼所長職務。1990年12月參與創立台灣教授協會,並擔任法律政治組召集人職務。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亞洲研究所教授。

陳茂雄教授

  台灣屏東人,中山大學電機研究所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台灣教授協會會員。八○年代開始參加反對運動,建國黨創黨九人小組成員之一,曾任中山大學總務長、考試院考試委員。著有烏卒子食過河、俯仰斯土、百合家國、民主與司法尊嚴、透視台灣 展望未來、剖析台灣現象、俯瞰台灣事與人、台灣社會解剖學、分裂的台灣、一個中國 兩個台灣。E-Mail:

陳隆志博士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台南縣麻豆鎮。台南一中第一名畢業保送台灣大學法律系,台灣大學法律系第一名畢業。一九六○年八月到美國留學,四年內先後得到西北大學的法學碩士(1961)及耶魯大學的法學碩士(1962)與法學博士(1964)。現任: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紐約法學院法學教授,耶魯法學院資深研究學者,國際人權聯盟理事,美國政策科學中心董事,美國比較法學會理事,美國法律編撰學會會員;新世紀智庫論壇的發行人兼總編輯,以及新世紀智庫叢書系列總策畫。名列世界名人錄。

陳儀深教授

  1954年生,台灣雲林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1987)。

  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台灣教授協會會長(2009)

  研究領域:近代中國政治思潮、戰後台灣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專題、政教關係

劉重義博士

  台南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數學博士。曾擔任台灣獨立聯盟美國本部副主席兼任宣傳部長,出版包括第一本台灣留美學生運動史《風起雲湧》。2005年回台服務,2006年10月與李逢春博士共同出版《革命運動研究》。2007年加入台灣教授協會任秘書長,並推動「台灣國民會議」做為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組織的聯合陣線。

薛化元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現職: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政治大學人權史中心主任

  經歷:
  政治大學歷史系主任、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政治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國家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員

目錄

【上篇】對談紀錄部分
【第一場】
主持人:薛化元
題綱:台灣地位歸屬爭議

【第二場】
主持人:陳儀深
題綱:台灣現狀與主權獨立的國家

【第三場】
主持人:蔡丁貴
題綱:台灣如何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正常國家

【下篇】書面意見部分

一、有關戰後台灣國際地位的歷史文獻及其意義… 薛化元
二、中華民國之法地位──兼論台灣之統獨爭議…… 許慶雄
三、「佔領與流亡」模型下台灣地位與運動整合…王雲程
四、對台灣國家地位問題的若干意見……………… 李鴻禧
五、新生國家理論…………………………………… 許世楷
六、台灣國家定位的演化與展望…………………… 陳茂雄
七、台灣國家進行曲………………………………… 陳隆志
八、剖析台灣國家進化異言堂……………………… 陳隆志
九、正確看待台灣國家定位………………………… 劉重義
十、台灣的確是台灣人的…………………………… 沈建德

 

釐清是為了達成目標

  2009年1月4日台灣教授協會舉辦的「台灣國家定位論壇」,被外界稱作「獨派論述的武林大會」。事實上這不是創舉,2007年8月4日台灣安保協會、台獨聯盟已曾主辦「『國家定位』政策研討會」,計有黃昭堂、林佳龍、沈建德、黃居正、陳隆志和我本人共六位發表意見,此次台教會擴而大之,主持人之外共邀十一個代表性的人來發表看法。為了方便理解,我暫把他們分成「已經獨立說」(李鴻禧、沈建德、林成蔚、姚嘉文、許世楷、陳隆志)和「尚未獨立說」(王雲程、許慶雄、陳茂雄、黃居正、劉重義)兩大類,前者必須回答何時獨立、如何獨立的問題,後者必須回答(既然尚未獨立那麼)現狀是什麼、出路何在等問題,於是大類之下還有小類。如今本會把整個紀錄出版,以饗各界。

  30年前美麗島軍法大審之際,施明德發表他的「中華民國模式的台灣獨立」,從辯護策略而言相當高明,因為一方面不否認自己的台獨立場,一方面宣稱現狀已經獨立,於是就避開「顛覆」、「叛亂」的指控;其次,對形格勢禁的台灣社會而言,那樣談論台獨,可以翻轉一般人懼怕的刻板印象。不過,歷經民主化以後的今天,更適合或更不適合這種主張?從「尚未獨立說」諸學者提供的理論來檢驗,當然有很多問題,不過,施明德當時已經考慮到「大陸人」的感受、立場與影響力,不是只從「台灣人」的應然立場出發;「只有內部團結才可能對抗中共」,到今天仍然有很大的提醒作用。

  個人認為,理解二十世紀的台灣地位問題,必須從日、美、中三角關係(後來加上台北共四角)包括國際法、國際政治的角度去看,並且要拉長時間、動態地看,不能執著於一兩個條約、宣言的解釋效力,就以為找到萬靈丹。不久以前我讀到1949年美國的外交文件,才知道美國政府當時對於形形色色的台獨主張深感興趣,但找不到可以扶植的人;美國覺得支持國民黨反共已經力不從心,不可能支持台灣人去「反國民黨」外加「反共」!

  歷史走到今天,我相信並且期待一種可能:當二十一世紀東亞又發生變局的時刻,台灣總統若是一個主體意識堅定的政治家,他(她)有能力指揮軍隊參與國際事務,就像二戰時期蔣介石與美國的合作一樣,那時台灣展現實力,傳達給國際社會的是清楚的獨立意向,那麼美、日勢必成為我們建立正常國家的助力,中國必定阻擋不了這個趨勢。是為序。

2009年台教會會長 陳儀深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01634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中國國務院宣布,4月1日起將每日公布無癥狀感染者的數據。 是的,這並非愚人節笑話。 3月31日,衛健委疾控局局長常繼樂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此舉是為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中國國家衛健委則在其網站上進一步指出,截至3月30日24時,全國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為1541例。而同一時刻的全國現有確診病例數量為2161例。 無癥狀感染者也被稱作「沉默的警告者」、「沉默帶原者」(原:病原體)或「隱性感染者」——他們看似沒有癥狀,沉寂安靜,卻是病毒存在的重要提示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 無癥狀感染者仍有向外界散布病毒而成為傳染源的可能,重視潛在或長期無癥狀的病毒攜帶者,對控制及消滅傳染病至關重要。 被隔離了23年的傷寒瑪麗(Typhoid Mary),便是無癥狀感染者的經典案例:儘管她從未顯示出任何患病的癥狀,但她的體內始終攜帶傷寒桿菌,並相繼傳染多人,醫生為她用盡所有的治療藥物,卻無法祛除她體內的病菌。 她的餘生都幽禁在紐約附近的北兄弟島(North Brother Island)的傳染病房中,直到1938年,因中風後遺癥去世。 瑪麗在世期間,常常出現在新聞報導和卡通里,因為曾是一名廚師,其中一個場景便是描述她在平底鍋里煎頭蓋骨。她深深為公眾的關注及遭囚禁一事所困,說自己是「每個人都能看的偷窺秀」。 ... 可人們對這種隱匿的傳染始終懷有擔憂,每一次新型傳染病的出現,傷寒瑪麗的案例都會被再度被提出來,MERS、伊波拉、以及今天的新冠疫情都是如此。 因為官方的主動公布,長久以來一直被公眾追問的問題有了答案,關於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不少人都表達過各樣的擔心,一些很有必要,另一些則會擔憂過度,我試圖用儘可能簡單的表述告訴你們這一概念的已知真相。 1 >>> 什麼是無癥狀感染者?<<< 按照字面意思最直白的解釋便是,體內有病毒感染,但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徵。 這裡實際上涉及到的是兩類人:一種是核酸檢測陽性但自始至終不出現臨床癥狀的感染者;另一種是核酸檢測陽性在潛伏期,暫時未出現癥狀的患者,這類病人出現癥狀後即歸為「確診患者」統計。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熟知的許多傳染性疾病中,都存在無癥狀感染者/無癥狀感染期,比如B肝、愛滋病等,上述疾病在無癥狀感染階段都有一定的傳染性。 例如乙型腦炎病毒常可引起人與動物(例如馬)的急性致死性感染,但在大多數人和動物群中,乙型腦炎病毒主要表現為隱性感染,雖然可能出現短暫的病毒血癥,但不呈現明顯的癥狀,病毒血癥後,病毒迅速在機體內消失。類似的感染也發現於許多其它病毒感染,例如人和動物的某些腺病毒以及腸道病毒感染等。 2 >>> 無癥狀感染者為何難以發現?<<< 國家衛健委在其官網上有這樣的表述:無癥狀感染者在人群中難以被發現,導致隱匿傳播難以預防。而且,即便能通過追蹤密切接觸者找到可能的無癥狀感染者,也會因受限於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的窗口期,無法發現這部分人群。 由於上述因素,「實際防控工作中無法將發現和隔離無癥狀感染者作為主導措施。因此我們仍將繼續著重於及時發現隔離確診患者,並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 3 >>> 無癥狀感染者是否有傳染性?<<< 對於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性認識正在不斷深化。目前的研究認為,無癥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 根據國家和部分省份開展的密切接觸者監測數據,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存在二代病例續發,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個別由無癥狀感染者導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樣本量的研究顯示無癥狀感染者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與確診病例沒有太大差異。 部分專家認為鑑於無癥狀感染者的呼吸道標本能檢出病原核酸,但由於無咳嗽、打噴嚏等臨床癥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確診病例相對少一些。 4 >>> 學界對無癥狀感染者怎麼看?<< 重視,但不過分緊張。 3月16日,知名期刊《科學》刊文指出,在今年1月10日~23日期間,也就是疫情的早期,中國有86%的病例沒能被記錄在案。這項由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香港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共同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中國的疫情爆發,很大程度上是由未被發現的輕癥感染者或無癥狀感染者所推動的;儘管單個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性估計僅為確診患者的一半左右,但是,79%的確診患者都是被無癥狀患者(包括後來成為確診患者的潛伏期病人)所傳染。 廣東省疾控中心3月19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則提到,有些無癥狀感染者一直到痊癒也未曾表現出癥狀,但是檢測顯示,他們釋放的病毒量與出現癥狀的確診患者相當。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還在分析了今年2月的數據後指出,全球範圍內,可能有大約2/3的感染者沒能被發現。 3月20日,另一份知名期刊《自然》也援引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鄔堂春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武漢市至少有59%的感染病例沒能被發現,其中包括無癥狀感染者以及輕癥患者。而且,這是研究者根據「最保守的模型」測算出來的數據,認為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可能被大大低估。 5 >>> 無癥狀感染者是怎麼出現的?<< 簡單而言就是人體免疫功能和外在侵襲的病毒進入到一個微妙的相持階段,病毒攻擊停止,但仍不願撤退。此時,無癥狀感染者就出現了。 在病毒感染中,這類情況十分為常見,也是人和動物天然自動獲得抗病毒特異性免疫力的主要來源。 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認為,無癥狀感染意味著有相當多的人通過自己的免疫功能可以非常好地控制病毒,不像「非典」會引起重癥並導致死亡。 6 >>>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無癥狀感染<< 進行抗體檢測是確認新發傳染病隱性感染很好的方式,但盲目去醫院檢測也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如實上報過去14天旅行經歷和密切接觸史十分必要。 知乎上有一個很好的總結,符合下面3種情況,無需太緊張,大家可以對應看看: 1、近半個月內,無疫區經歷 如果近半個月內,沒有到過疫區,當然重點是湖北武漢地區,一般與感染者接觸到機會還是比較少的。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2、近半個月內,家中無湖北,尤其是武漢旅居史的人 目前來說,幾乎所有的確診患者大多是有武漢旅居史,或者是與有武漢旅居史的人群接觸過,因此而導致感染。因此,如果家中或者是自己身邊,如果近半個月來,沒有武漢方面過來的親朋好友,在家中居住一般都是非安全的,沒有傳染源的進入,一般不用太過擔心。平日儘量減少外出的機會,避免與不確定的人群接觸即可。 3、第一時間響應號召,減少外出者 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早在大年初一,有些地區甚至更早就已經叮囑大家,「要少出門,「紅事」不宴請,「白事」要從簡等號召,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等。據專家介紹,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潛伏期最長為14天,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第一時間響應號召,沒有出門與不確定的返鄉人員接觸的話,如今14天的周期早已經過去了,如果沒有出現異常情況,起碼是可以確定自己是健康的。 如果我們沒有做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想要知道自己是否為「無癥狀感染者」,其實也非常簡單,在家自我隔離14天就知道了,如果14天內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可以確定自己是安全的。眼下外出務工的人漸漸增多,到達目的地之後,不妨用這一方法來試試。 7 >>> 無癥狀感染者要不要治療?<< 採取有效的社會隔離措施是阻止這些無癥狀病例傳播的唯一途徑。目前學界不支持對無癥狀感染者進行治療。前面我們看到傷寒瑪麗的例子也可以知道,治療可能是無效甚至有害的,在新冠疫情中我們同樣發現了類似的情況。2月底,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醫院、安徽省疾控中心等團隊的研究人員,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ChinaXiv發布了一例無癥狀感染者的發現和診療結果。入院時A(無癥狀感染者)無任何不適主訴:體溫36.6℃,脈率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36/90mmHg,血氧飽和度99%。且在2月6日到2月21日的16天之間,A體溫持續低於37℃,血氧飽和度在97%-99%之間,也從無體溫升高、疲勞、咽痛、咳嗽、腹痛、腹瀉或嘔吐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癥狀。實驗室方面,A的血常規、電解質、肝功能和肌酶也於2月7日、2月11日、2月16日、2月20日受到了連續監測。除最後一次肝酶偏高(ALT 90IU/L,AST 62IU/L)之外,其餘都處於正常範圍。同時,A於2月11日和2月20日接受胸部CT複查,均無異常表現。但A的丈夫、弟弟、弟媳都相繼確診併入院治療。保守起見,沒有任何癥狀的A也同時開始接受治療。有意思的來了:在2月6日~2月16日之間,A每日都接受干擾素α2β霧化治療,服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20mg,一天兩次。2月16日開始,A停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並繼續接受靜注利巴韋林注射液0.5g/12小時治療。2月20日由於複查的肝功能結果出現異常,A開始接受異甘草酸保肝治療。2月19日,醫生再度採集了A的咽拭子和肛拭子並送檢,但SARS-CoV-2並未轉陰。意思是,無癥狀感染者接受了11天的治療不僅無法讓病毒轉陰,還損害了其肝功能,見最後一次複查結果。所以,無癥狀感染者需要隔離是肯定的,但治療需格外謹慎。 8 >>> 中國存在大量無癥狀感染者嗎?<< 我們了解了無癥狀感染的定義後,就知道,人們在擔心的是那些自始至終不發病的無癥狀感染者,華山感染的這張示意圖很好的表示這群人。 ... 從圖中可知的結論是——無癥狀感染者一定是同時伴隨著更多的有癥狀者而存在,無癥狀感染者不會孤立的存在。即,如果存在大量的無癥狀感染者,那麼一定會有更多的確診者出現。 這點,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的十分清楚,中國不存在大量「無癥狀感染者」。他認為,如果有的話,這些無癥狀感染者一定會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使得中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更高。 但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中國新確診人數並未上升,反而下降,而一些省份這個數字已經為零,由此推斷,中國無癥狀感染者數量並不高。 春日已至 願大家開心 健康 Reference: 1. Nature 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 (2020-3-2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822-x#ref-CR22. Case Study Shows Asymptomatic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in China,MAR 30, 2020 | JONNA LORENZ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41.2(2020):145-151.4. Ali, et al. 「A family cluster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infections related to a likely unrecognized asymptomatic or mild c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 e668-e672.5. Al-Tawfiq, Jaffar A., R. F. Kattan, and Z. A. Memish.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disease is rare in children: An update from Saudi Arabi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5.4(2016):391-396.6. Al-Tawfiq, Jaffar A., and Philippe Gautret. 「Asymptomatic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infection: ext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infection control: a systematic review.」 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7 (2019): 27-32.7. Chan, Jasper Fuk-Woo, et 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 The Lancet (2020): 514-523.8. Che, Xiao-yan, et al. 「A patient with asymptomatic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nd antigenemia from the 2003–2004 community outbreak of SARS in Guangzhou, Chin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43.1 (2006): e1-e5.9. Hoehl, Sebastian, et al. 「Evidence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returning travelers from Wuhan, Chin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10.Kupferschmidt, K. 「Study claiming new coronavirus can be transmitted by people without symptoms was flawed.」 Science (2020). 11. Rothe, Camilla, et al. 「Transmission of 2019-nCoV infection from an asymptomatic contact in German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12. Zou, Lirong, et al. 「SARS-CoV-2 viral load in upper respiratory specimens of infected patient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關注INSIGHT視界......

 

RFRTGE1515VRFEVE15E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jEOQ3e0.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5754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經編針織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嘉義晶圓研磨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台中炒食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高雄氣化式冷風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醫療口罩面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桃園製麴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N95口罩台北CE認證測試單位 高雄汽水可樂工廠機器設備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推薦CE認證輔導取得的檢驗公司 台中熱轉印機械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N95口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高雄廚餘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dv01ks12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